第(2/3)页 徐年这会儿当然不会关注这些评论,他直接在评论区发言: “很高兴今天与各位的偶遇,期待以后有更多这样的不期而遇。” “这次是临时的茶话会,可能没有之前那么及时,时间也会比较短,就多说一点正事吧。” 随后,他抛出了第一个问题。 “你们希望我什么时候再开下一场演唱会呢?” “……” 这条评论内的回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暴增,几乎是一秒成千上万条。 “前排贴贴老公,老公说一说接下来去哪里啊,不然怎么偶遇。” “对的对的,看老公的行进方向,是不是要去自治区啊。” “那边好大的,可不好偶遇,要不徐年你还是直接报地名吧。” “我很想偶遇,并且我很有时间,因为我是旅游达人,所以徐年我们什么时候偶遇啊!!!” “……” “能理解能理解,毕竟出门在外,没那么方便,时间短任务重,都搞清楚就好。” “对的对的,我是很希望能给点重磅消息出来的。” “……” “老公这个问题太奇怪了,你居然敢问我们?” “就是就是,伱问就是现在马上立刻!” “+10000000!!!不过我知道这不现实,我们家徐年都还在采风路上,肯定没这么快的。” “要不徐年你先跟我们说说什么时候能结束采风呗?我们先看看呢。” “对,给出一个范畴嘛,这样我们也好给出我们的想法。” “同意同意!” “……” 毕竟不是第一次举行线上茶话会了,年粉、年黑,甚至一些路人都熟门熟路。 对一些认同的观点直接疯狂点赞送上热门排序前排,以便让徐年更快看到。 所以一些重要发言……即被更多人认可的观点,是不会错过的。 只不过徐年自己也会翻一翻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言论。 主要这次是他一个人主持。 之前都是有孟朝帮忙的。 林嘉念……林嘉念在旁边看戏,也不能这么说,她把自己的大腿和肚皮都借给了徐年,让他垫脑。 甚至还把胸口借给了徐年偶尔蹭蹭。 已经算是‘仁至义尽’了。 毕竟林嘉念也不擅长这种事情,她之前还没退圈的时候也是有很多的团队人员帮忙处理的。 她自己出面的事情比徐年这种顶流都要更少一些。 徐年很快看到了最重点的一些发言,然后斟酌了下,顺嘴问了问林嘉念:“下场什么时候开比较好?” “现在反正是有一首新歌了,这个月内都可以的,说不定四月份你又有别的活儿了。” 林嘉念想了想才说。 “正好我这个月肯定空着,还能多陪你一下,下个月说不好的。” “我们的旅行进展会很快。” “主要还是走在路上更重要,反正这次有一个很大的团队跟随,不需要考虑劳累属性。” 于是徐年有了决定,很快另开一条发言:“好好好,各位说的都有道理,暂定3月末吧。” “所以,你们决定一下具体日期,我去找公司协调。” “说起来阳春三月之末,我们一同相约在一个地方,也是不错的呢。” 线上冲浪的措辞是比较随意的,基本不会太讲究,只要不引起过分歧义的都没所谓。 很快就有回复被顶上来。 “我个人其实是希望3月27号,星期四肯定没那么多人跟我抢了!” “我也希望是工作日的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