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9章好女婿-《超品教师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气性大,其实就是易脾气,非常容易生气,

    大致是性情急躁、易于怒、不能自制的症状,又称“喜怒”、“易怒”,属于疾病的范畴。

    黄帝内经之后的医学家在描述肝时,常会将其与情緒,尤其是其中的怒气连接,

    肝病者,令人善怒;

    在志为怒,怒伤肝;

    这些,说的都是脾气的症状。

    那么怎么是“脾气”,而不是“肝气”呢?

    众所周知,人的五脏六腑,皆有其绝对不可取代的功能,

    肝主「藏血」及「疏泄」,是对肝生理作用的常见叙述,而此时所说的血也与精神活动有关,

    例如灵枢平人绝谷所說的血脉和利,精神乃居。

    肝主疏泄是朱丹溪所提出的想法,他在格致余致阳有余阴不足论中写道:

    「主閉藏者腎也,司疏泄者肝也,二藏皆有相火,而其系上属于心,

    所以生气我们更倾向于说是肝火旺盛,而肝气在中医学里面则指两肋胀痛、胸闷不舒。

    中医理论认为:“肝为刚脏,喜条达而恶抑郁,在志为怒。”,

    意思是说,肝属于刚强、躁急的脏器,喜欢舒畅柔和的情绪,而不喜欢抑郁的情绪,其情绪表现主要为怒,

    所以,善怒主要与肝有关,主要为肝郁气滞、肝火上炎、脾虚肝乘等三种证候。

    而格格的父亲,赵和明,是属于脾虚肝乘!

    脾虚肝乘,简单的说就是相克属性的脏腑,一个有病可以传到另一个去,

    就是说,肝脏的脾气不足必然乘到肝,因为肝是木,脾是土,木克土,

    所以孙思邈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有著名的论断:

    “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。”

    又云:“实脾则肝自愈,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”,

    看到肝病就要补充脾气的不足。

    脾虚肝乘证的病因多是由于脾气虚弱,肝气太盛,影响脾的运行功能所致。

    所以,脾气指生气从中医来讲,脾气能则脾气充足,反而有利于怒的消解,

    可能是古人的一种希望或者说是委婉语:

    生完气就不生了,就“脾气”嘛。

    打个最简单的比喻,就像现在我们失业下岗,我们叫待业,

    主管战争的部门,就叫做“国防部”,是同样的道理。

    这些论断,都是许乐推理出来的,有理有据,

    所以,他才敢说出那种,很快就让赵和明恢复,不耽误下地干活,那种让孙月娥绝对接受不了说法。
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