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章不同的战局-《封天灭日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一世老蒋还是原来的德行,他的嫡系部队全都布置在武之汉外围,从南之京往西全是杂牌军顶在前面。如果日倭军队动大规模的攻势,当其中的当然是这些非嫡系部队的杂牌军。

    可惜,蒋某人的算计没有鸟用,日倭人没有继续前进。

    与另一世相比,这一次的战争烈度低多了,当然,死的人也大幅度减少。

    尽管日倭军队几乎停下了脚步,但是,老蒋暂时还没有反攻的魄力,被动地等待日倭军队主动进攻,这样就造城了战场的僵持。

    倒是北方战场看到了机会,十八集团军继续向南渗透,徐州以北地区尽在掌握之中。

    而且,进入沂蒙山区的第四军也异常活跃,除了沿海地区之外,鲁地大部分区域均已收复。

    有了地盘有了人口,十八集团军的扩张也在同步进行,估计一九三八年扩充到二十个师的兵力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十八集团军的扩张能力令人咋舌,阎锡山都看在眼里,怪不得封天说,得天下另有其人,果然不可小视。

    养军队需要钱,阎锡山倒也想扩充军队,问题是养得起吗?

    但是,十八集团军穷的要死,凭什么大幅度扩充军队呀。

    呵呵,阎锡山不明白,也在情理之中,穷人的军队与富人的军队不一样。

    原本十八集团军与阎锡山掌控的地区有一些交错,免不了有一些摩擦,如果没有封天的警示,说不定阎锡山的军队与十八集团军会有战争爆。

    但是,现在阎锡山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生。

    无疑,这种趋势的展,更加坚定了阎锡山另觅出路的决心。

    为此,阎锡山打算先在汉市购买一片房产,让家人年底的时候去汉省,并转移财产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不会是一个人的行为,阎锡山的行动带动了一大批高层人士。

    尽管没有人公开说过这件事情,阎锡山本身就是风向标。

    再说了,傅作义的第三十五军为什么无缘无故地投奔到了北地义勇军,并被整编成了第十集团军呢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