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9章 大项目-《重返八零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真要说起来的话,倒是他们要好好谢谢沈如芸。

    “你是不知道,你的那个助学教学……真的帮了大忙了。”

    好多穷人家的孩子,一股脑的想上学,却因家庭贫困,求助无门。

    他们这些老师也想帮他们,可是能力有限。

    沈如芸和陆怀安他们推出这个方法之后,这些学习好却家庭贫困的孩子,也终于有了一个门路。

    他们可以过来教人读书识字,教学并不难,但是却可以包吃包住还能拿工资。

    过来干一个暑假,就可以赚够他们一年的生活费。

    寒假过来赚的钱,还可以帮衬家里减轻一些负担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家长们也非常乐意他们来。

    不仅不要钱,还能往家里赚钱呢!

    这可比回去家里做饭烧火强太多了。

    沈如芸垂眸,微微地笑了:“我也只是想,不让他们走我的老路。”

    她是穷过来的,更切身地体会得到,穷人家的孩子读书有多难。

    难不在知识难学,而在环境困苦。

    她能做的,也不过是提供一点便利。

    毕竟,他们也是靠自己双手挣钱的。

    “就是你这个办法好。”吴校长连连点头,非常高兴:“你都不知道,咱们县里啊,那成绩,杠杠的!”

    个个卯足了劲儿,想要往上爬,成绩越来越好。

    因为能来教学的就那么些人,成绩不好肯定是要被刷下去的。

    杜校长微微一笑,认真地道:“这个办法,我们也准备用到新学校这边。”

    说起新学校,俩人都来了劲儿。

    带着沈如芸一起在如今还是片地基的工地上转悠了一圈,指着这里:“这以后就是食堂,哎哟,这食堂可大,整三层!”

    那处已经在砌墙的,则是宿舍楼:“分男女呢,陆总说了,要建八层楼!啧啧啧,还给装电梯的。”

    这可不是一般的好了,这条件,能羡慕死多少人呢。

    更别提那教学楼,图书馆。

    说起图书馆,沈如芸也来了精神:“正好,前些天还有个校友说起,北丰有个图书馆要处理一批书籍,如果有需要的话,我联系一下,把那批书弄过来?”

    “哎哟,那敢情好啊!”

    书,谁会嫌多呢?

    尤其还是北丰这边的,肯定都很不错的。

    一行人边说边聊,直到开车去了新安村里,都意犹未尽。

    新安村里,如今变化更大了。

    田地都全部归整过了,连田梗都几乎消融了。

    一眼望过去,整个村子,仿佛就一块地。

    大棚连着大棚,壮观极了。

    “那边呢,是风景区。”村长指着黑山岰那一片儿,抽着旱烟吧嗒吧嗒:“以前那边都没人去,如今可热闹了。”

    尤其是现在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,一出太阳,好些学校远远近近的,都喜欢过来爬山。

    又能爬山又能瞻仰烈士墓碑,顺便采完花,还可以送给烈士们,难得是还一毛钱不要的!

    这是多么完美的秋游!

    “从这边过去呢,可以通往石雄。”

    大家给他们介绍着,与有荣焉:“这是咱们新安建筑修的隧道呢!过去半个多小时就能到!”

    哎哟,别提多方便了!
    第(2/3)页